CMIT 2019|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对话执行主席聂绍平教授、沈珠军教授

2019-10-22 来源:合众关爱

第五届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CMIT)于9月6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医院心内科的于雪教授作为特邀主持嘉宾采访了CMIT的两位执行主席,北京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和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


于雪教授: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在菁英采访间与大会执行主席聂绍平教授和沈珠军教授面对面访谈。聂教授,作为CMIT的创始人,您当时创办大会的初衷是什么?


聂绍平教授:我们在2015年曾联合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介入科、普外科等举办了“冠心病抗栓治疗合并出血培训课程”,这是一个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最初准备做成多学科小型讨论会,会议规模大约为几百人,这可以说是CMIT的起源和雏形。

在与我院神经内科毕齐主任、消化科张杰主任等专家一起筹备的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学科细分的模式已经不能应对复杂的临床挑战,我们需要多学科深度融合,共同探讨临床诊疗中的难点和痛点。因此,我们围绕冠心病学科交叉和复杂介入两大主线创建了CMIT。第一年CMIT有2000多位参会代表,反响非常热烈,普遍认为话题很新颖;很多专家反映话题不好讲,但是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自己也很有收获,这就反映出不管是专家还是一线医生,对于学科交叉内容都是有需求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平台就是为适应当前的临床需求而生,可以说,建立CMIT的初衷尽管是偶然,但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的发展其实也是必然。


于雪教授:沈主任是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协和医院是以复杂疑难病诊疗著称的殿堂级医院,那么请问沈主任,您怎么看待MDT对医生和患者的意义?

沈珠军教授:现在很多涉及学科交叉的问题都缺少指南、共识等作为指导,大家处理时多依靠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相关学科会诊,但这种简单的模式难以让大家彻底理解问题的本质,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科交叉的整合模式给大家提供了深入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是好事。

我个人也是被这种模式所吸引,于是从第一届CMIT开始一直参与大会的筹备工作。大会核心板块的设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冠心病领域,有很多问题与其他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紧紧围绕冠心病学科交叉和复杂介入两大主线,这也是CMIT的特色所在。


于雪教授:聂主任,请您从创办者的角度谈谈这5年来,CMIT有哪些内容、形式发生了变化,又有哪些东西一直秉承了下来?

聂绍平教授:首先,“整合、交流、转化、实践”的会议宗旨和“创新、求精、思辨、务实、”的办会理念,以及五大核心板块“学科交叉、冠脉介入、急危重症、专科护理、研究转化”的内容,我们一直在坚持。

而每一年大会的内容、形式等在不断更新、创新:

一、学科交叉内容更加落地,更贴近临床。大会的话题均来自临床一线的反馈,确保了内容的实用性。

二、会议形式不断创新。例如,今年新推出的“名师集结号”,主要聚焦冠脉介入和急重症救治的一些关键技术,以录播病例为主线,以名师团队为依托,让参会代表与名师共同参与技术解码。今年新增“肺栓塞与肺高压高峰论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心血管医生了解这方面的新进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充分发挥介入与临床优势,积极投身肺血管疾病的防治。

三、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我们设置了很多培训课程,让我们的临床医生能够充分实操、体验,完成发言授课和实操培训的对接。

四、更强调互动,更讲究实效。为了让参会代表“活跃起来”,让现场专家“碰撞起来”,每个专场充分预留互动讨论时间,同时开放了移动客户端现场提问服务。

五、更广泛的方式征集病例,既有基层医院的疑难病例,也有大医院的复杂挑战病例。通过病例思辨会、病例导向学习等多种形式,全景展现真实精彩的临床与冠脉介入病例。


于雪教授:两位教授对我们的青年介入医生有什么建议?

沈珠军教授:希望青年医生能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再带着建议、答案去进行实践。本会议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听了每堂课之后都能有所收获,并真正运用到临床工作当中。

聂绍平教授:CMIT兼顾复杂介入和基础培训,就是所谓“一高一低”。基础培训我们希望做得更加扎实,涵盖整个介入治疗过程。复杂介入方面,我们设置了各种技术培训学院,包括CTO,分叉病变,并发症等。“学院”并不是一个噱头,每一个学院都有顶尖专家担任首席导师,负责掌控全场节奏,尤其是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起到领导性作用。可以说我们的冠脉介入还是做出了特色,相信广大青年医生能够有所收获。


专家简介



聂绍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国际会员(FSCAI)兼全球董事。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心血管急重症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暨肺血管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暨指南与共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执行主席,中国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联盟主席,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脏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急重症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心血管急重症、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的临床与研究及技术研发等工作。在国内率先推广肺栓塞团队救治理念,并组建中国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联盟。主持或参与ISCHEMIA、RIGHT、BleeMACS、SF-STEMI等十余项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承担科技部863大数据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及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8部,参编40余部。



沈珠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1998年获胡应舟基金资助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心内科进修冠脉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1999年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长期从事临床及冠脉介入工作。2008年于荷兰Erasmus大学胸科中心进修临床研究。至今独立完成冠脉介入治疗5000余例,外周介入治疗累计200余例。参与心内科有关冠心病的各方面研究,国内一级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国际杂志文章10余篇。有关“冠脉内超声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为《临床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



于雪,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腔内影像及功能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委员,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CCI)  中文版主编,中华高血压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担任国家十三五课题骨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尤其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原发病变等新技术。

交流合作原则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principle

    1、本基金会愿意与社会各界团体之间密切交流与合作,以共同推动关爱心脏健康公益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2、本基金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社会团体或个人合作的前提是对方认同为关爱心脏健康公益事业服务的价值观,并完全接受本基金会章程中所表述的宗旨,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3、基金会将通过网站、信函和电子邮件等诸多方式充分与捐助和受助方沟通,做到信息透明、监督公开,依法办事。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电 话:010-64411990
  • 邮 箱:changjie@bjuhf.org
  •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定路35号安华发展大厦1309室